于元杓:这五年实实在在的生活,就是写作的法典|获奖者谈

于元杓:这五年实实在在的生活,就是写作的法典|获奖者谈

hyde258987 2025-08-28 装修常识 2 次浏览 0个评论

编者按:

近日,第二届“澎湃·镜相”非虚构写作大赛获奖名单揭晓。本届大赛以“渺小与苍莽”为主题,旨在挖掘关照现实、书写时代与个体,记录磅礴与幽微的优秀佳作。大赛由澎湃新闻主办,七猫中文网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主办,上海作协担当指导单位,《收获》杂志担当文学指导,关注时代浮沉、家国命运、城市与乡村、女性叙事、真实罪案等众多题材,倡导以诚实的书写,展现时代精神与社会风貌,理解自我与他者。

作品《全职父亲,离开体制这五年》 作为“提名奖”获奖作品(点击链接阅读作品节选),展现了一位“裸辞”离开体制的父亲所遭到的境遇,作者在扎实的现实基础上写作,以真切朴素的文字深深打动人心,探讨着生活与伦理的核心问题。

在近日镜相工作室发起的非虚构沙龙中,获奖者们分享了自身的创作故事,以下是作者于元杓的发言内容精选:

作为一位籍籍无名的写作者,要获得这样的机会并不容易。写作是一场孤独的修行,对许多写作者而言,写作的最大难点不在于字里行间,而在于不可避免的孤独感。尤其是全职写作者,有时候等待远比失败更难受,盼不到回音远比得不到回报更煎熬。这次非虚构写作大赛,从投稿到知道最终结果,中间隔了四个多月,时间不可不谓漫长,但我并没感到煎熬。因为这四个月里,镜相工作室总共给我发了5封电子邮件,平均不到一个月一封。对我来说,这5封邮件既是通知,更是信函,让我得到陪伴、感到温暖。它们充分体现了镜相工作室对写作者的理解和尊重。这也是我参加其他赛事时不曾有过的体验。

出走的决心

我必须感谢我的家人,尤其是我的妻子和儿子,没有他们就没有这篇参赛作品。这篇作品讲的是我辞去公职,回家专事带娃和写作的经历。

我从2007年一毕业就一直在体制内工作了将近12年。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巨大的内耗,整个影响我的精神状态。用我妻子和同事的话就是“我这个人就像不会笑似的”。有时候我自己照镜子就发现:明明我心里面什么情绪都没有,但是这个眉头它就是皱着的。

其次是,我们现在安家在威海,但我们都不是威海人,我们的老人全都不在身边,这个孩子最开始是需要双方老人轮流过来帮忙照看,但是他们也都没到退休的年纪,也各有各的事。

我们家的孩子属于那种高需求的宝宝,我们也认为:为人父母,就应该在孩子需要什么的时候给他,而不是后用什么金钱,或者其他东西去代偿。

就我妻子的成长经历而言,她的父母就是当时就是把她交给上一代,然后去努力挣钱,打造了一个非常好的物质基础。但是现在,他们之间就有一些代沟是永远都无法弥补的。这是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孩子面对的,所以我选择了辞职全职带孩子。

“他们”面临什么样的困境?

至于撰写这篇稿件,大家可能知道山东的教育比较内卷,但我和我妻子对孩子的态度是希望他松弛一点,我们会在他上学的时候,例如每个月挑一天给他请假,带他去游乐园或者其他地方,不用跟其他孩子周末扎堆,让他能够比较放松、愉快地享受这个休息日。

其中有一个工作日上午,在商场,我注意到,比起我刚辞职的那年,商场里带孩子的爸爸要多出不少,以往我更多地是碰到带孩子的老人或是带孩子的母亲。但是我在这些爸爸的脸上观察到一种表情。他们不像,网上一些所谓全职带娃的博主,生活地就像童话世界,比较精致的那种,更多的是迷茫和心不在焉。

在这样的场景下,我开始揣摩他们可能面临的问题、辞职回家带孩子的动机又是什么?例如被迫的裁员?他们面临什么样的困境,这是我最开始想写这个作品的一个初衷。

我的文章,我们的经验更多的是想传递给普通人,尤其是和我们相似条件的普通人,在辞职后他们可能会面临的情况,又该以怎样的心态去应对?

走进生活,这是写作的法典

讲这段经历,并不是因为我做了多么与众不同、值得大书特书的事儿,而是因为近两年间,我在生活中常听到一些声音,有的苦于体制内压力,有的伤感于理性化消费,还有的因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而焦虑。这些问题,我都面对过,也曾因此夜不能眠、辗转反侧。正如作品简介中所说,那些年,需要陪伴的是孩子,真正需要成长的却是我自己。今天我把这段经历写出来,希望它能被更多人看到,我的经验或许不足以成为借鉴,但至少能让一些经历相似的人明白,他们并不孤独,每个人都有机会遵从内心做出选择,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
最后,我想要感谢生活。能够站在这里,不是因为我有一支生花的妙笔,而是因为我有离开体制这五年实实在在的生活。陈忠实先生说过,“要当一个好作家,就得走进生活,这是写作的法典。”其实无论是否有志于写作,我们都应该走进生活。不仅要走进生活,还要带着真诚和敬意,去经营、去体悟生活,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质感和份量。真实的记录只能引来一时的关注,唯有真诚的创作才能赢得长久的信任和感动。真诚既是写作者们直面当下诸多挑战的最后武器,也是我们立足时代、成就人生的核心竞争力。无论未来如何发展,我都将一如既往,潜心写作,用心生活,真诚地面对自己,真诚地推敲笔下的每一个字,真诚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天,争取拿出更有诚意也更有竞争力的作品来。

(编辑:柳逸;整理:郑丽丽)

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于元杓:这五年实实在在的生活,就是写作的法典|获奖者谈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2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