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TF“跑赢”明星基金经理!多只指数基金收益率超90%,碾压九成主动权益基金

ETF“跑赢”明星基金经理!多只指数基金收益率超90%,碾压九成主动权益基金

hyde258987 2025-08-03 装修常识 2 次浏览 0个评论

  指数基金在极致行情中的高效特点,以及持仓对象与内容的“强制性”,使其频频跑赢“灵活善变”的主动权益基金。

  今年以来,多只指数基金年内收益率超90%,甚至逼近100%,碾压全市场九成的主动权益类产品。许多大型公募均出现旗下指数基金跑赢同门主动产品的现象,甚至有主动权益基金在业绩获取上出现“起了大早、赶了晚集”,跑输同门同赛道、上车时间晚的次新指数基金,在行情的高度极致化、赛道细分化的背景下,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在选股上展现的个人“灵活性”,反而在强制约定内容的指数产品面前成为一种劣势。

  指数产品业绩高效,主动基金频现“起得早赶集晚”

  今年以来,包括广发香港创新药ETF、汇添富国证创新药ETF、富国医疗保健ETF等一批指数产品,截至8月1日,已取得超过90%、95%以上的优异业绩,并在全市场公募产品收益排名上名列前茅,尽管并非全市场最强业绩,但这些指数基金的业绩却碾压九成主动权益产品。

  以广发香港创新药ETF为例,该只产品今年以来的收益率已高达95%,而同期主动权益类产品广发沪港深医药基金的收益率为79%,广发医药创新基金年内收益率则为76%、广发基金同期为70%。

  汇添富基金也同样存在旗下指数基金跑赢明星基金经理的情况,汇添富国证创新药ETF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也达到95%,但主动权益类的汇添富医疗积极成长基金年内业绩为63%,汇添富医药保健基金同期收益约32%。此外,天弘基金旗下天弘沪港深创新药ETF年内收益率为51%,而主动权益类的天弘医疗健康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约34%。

  指数产品在被动投资上的业绩优势,还体现为不少主动权益类基金未能抓住入市更早的优势,主动权益产品在业绩获取层面,时常出现“起了大早,赶了晚集”。

  以永盈基金旗下永赢港股通医疗主题ETF为例,该产品为一只次新产品,成立于2025年4月2日,虽然这只指数产品入市建仓较晚,但其截至8月1日的年内收益率已超48%,而永赢基金旗下的主动权益产品永赢医药健康并非次新基金,其在今年1月的股票仓位即已近80%,但今年以来的收益率却只有28%,比上车晚的指数产品业绩落后20个百分点。

  强制约定重仓对象,ETF持仓极致透明

  为何主动权益产品在业绩获取层面,出现超九成产品未能跑赢指数基金,甚至落后不少中途上车的指数基金产品?

  业内人士认为,指数产品的业绩高效与极致化赛道行情密切相关,当今年的创新药赛道表现出极端趋势行情后,ETF等指数基金产品在股票仓位上的极致性优势,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到业绩层面,但许多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,即便在基金合同上是主动权益类医药基金,但其在股票仓位上也并非完全投入到医药赛道上,而非医药主题的主动权益类产品,则更难表现出对医药仓位的极端配置。

  “今年以来的港股创新药行情显著优于A股创新药,指数基金的优势还体现在细分市场仓位比较明确,比如港股创新药ETF配置的港股仓位极致透明,而大部分主动权益类产品配置的港股仓位存在50%的上限条件,这也限制了这些产品进一步获取业绩高弹性。”深圳一位公募量化与指数投资负责人告诉券商中国记者,指数产品在细分市场、细分行业上具有明确可靠的布局优势,满足细分市场投资者的各种需求。

  此外,指数产品持仓对象的透明,正是来自基金合同对细分赛道指数成分股的强制规定。相比之下,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赋予了基金经理更大的“灵活性”。然而,正是这种基金经理个人管理的灵活性,可能导致基金产品的持仓内容难以琢磨,甚至出现持仓对象的偏离。

  例如,今年以来医药行情主角是“药”而非“医”,这种细微的差别导致许多医药基金经理在上半年跑输。永赢医药健康、创金合信全球医药生物等主动权益类产品,截至3月末的重仓股几乎都安排在AI医疗、互联网医疗软件等赛道,尽管对“医”的重仓也为基金带来正收益,但与“创新药”的贡献相比则是差距甚大,也因此使得这些偏离到“医”上的基金经理,又在二季度重新回到“创新药”上。

 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,截至3月末,永赢医药健康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全部为AI医疗公司,包括等,二季度期间,该只基金已对上述十大股票全部实施更换,创新药成为该基金十大重仓股的核心内容。

  然而,也正是这种偏离主赛道后重新回归的“灵活性”,导致永赢医药健康基金“起了大早,赶了晚集”,跑输上车时间晚的同门指数产品。

  被动投资优势多,助力公募降本增效

  指数基金大行其道的趋势和业绩高效,也正成为公募降本增效、祛除明星基金经理依赖的可靠路径。

 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,在主动权益类产品发行难、人才资源竞争大的背景下,今年以来的指数化产品已成为各家公募竞相布局的核心,Wind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公募市场的股票型基金新发规模近1900亿元,其中,指数型基金产品的新发规模超过1800亿元,占比超九成,这意味着指数化产品成为发行的主角,公募行业的指数化浪潮已来临。

  长城基金总经理助理雷俊认为,公募行业的指数基金大发展叠加AI技术爆发,或使指数基金的高效性更凸显,借助AI深度学习技术,资管机构能更高效地分析和处理信息,为投资组合挖掘增量价值。机构投资者也能更好地分析产品趋势,打造更具个性化的指数产品方案。

  “指数投资对公募降本增效大有益处,不仅降低投研方面的人力成本,提升投资者获得感,同时也可破除对明星基金经理的依赖,而后者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成本。”华南某公募人士在一次沙龙会上直言,虽然优秀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,仍能为持有人创造个性化投资和超额回报,但随着市场有效性提升,主动权益类基金战胜指数基金的难度越来越大,明星基金光环在指数投资浪潮中也将逐步下降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ETF“跑赢”明星基金经理!多只指数基金收益率超90%,碾压九成主动权益基金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2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