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一廉价航空停运,中外低成本航空为何命运迥异|姗言两语

又一廉价航空停运,中外低成本航空为何命运迥异|姗言两语

hyde258987 2025-08-02 装修心得 5 次浏览 0个评论

  在国内,全服务航司和低成本航司的业绩表现却与美国相反。

  又一家低成本航空没能逃过关停的命运。7月31日,澳航集团旗下的低成本航空捷星亚洲航空正式停止运营。

  2004年成立的捷星亚洲航空,主运营基地位于新加坡,航线网络主要覆盖从新加坡出发的五小时以内航程,包括到中国的无锡等城市。

  对于停运的原因,澳航集团表示,关闭捷星亚洲航空主要是由于供应商成本上升、机场费用上涨,以及区域内的航空公司竞争加剧,包括亚洲航空和新加坡航空旗下的酷航。这些因素使得捷星亚洲航空本财年预计将出现3500万澳元的息税前利润亏损。

  捷星亚洲航空并不是疫情后倒下的第一家低成本航空。去年11月,美国的低成本航空精神航空(Spirit)就向法院提交破产申请;去年8月,加拿大的Canada Jetlines航空也宣布暂停运营,加上更早关停的Lynx Air和Swoop Airlines,都是定位低成本航空。

  就连美国的低成本航空鼻祖美西南航空,近年来的业绩也持续堪忧。今年二季度,美西南航空的营收下降了3%,其他几家美国全服务航空的业绩则超预期,达美航空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的156亿美元营收纪录。

  对此,民航业内人士林智杰认为,疫情后美国等不少国家的商务出行复苏很快,拥有更多座位等级选择的全服务航空公司就恢复更快,以旅游客人为主的低成本航空则恢复较慢。

  为此,此前全部为经济舱布局的美西南航空也开始寻求改变:前排增加了间距更大的优选座位,经济舱分为Business Select、Anytime、Wanna Get Away三种高低不等的套餐;座椅也要陆续改造升级,枕部可进行六个方位调节,并配有电子设备支架。

  上述这些变革都是全服务航司在提供的客舱服务,美西南航空希望借助提升服务水平,吸引更多追求性价比又有一定服务需求的乘客。

  而在国内,全服务航司和低成本航司的业绩表现却与美国相反。比如疫情后业绩最好的国内航司,正是通过效仿美西南航空而成立的,而国有三大航等全服务航司,还未实现扭亏为盈。

  2023年,春秋航空的净利润就位列上市航司榜首,盈利额在所有国内航司中也是最高的;2024年,春秋航空依然是中国内地最赚钱的航空公司。

  此外,旗下的低成本航空九元航空也是连续两年盈利,2024年的净利润达3.32亿元,比2023年的2.11亿元进一步增加。

  中外低成本航空命运迥异的背后,是国内市场的阶段性运力过剩,以及旅客结构变化带来的收益下滑。这种情况下,拥有成本控制优势的低成本航空,就更容易在国内航线的“内卷”中保持一定的盈利空间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春秋航空目前的客舱布局也不是传统廉价航空的“全经济舱配置”,而是将客舱的第一排、第二排座位改造成了“商务经济座”,比普通的经济舱多20%~40%的腿部空间,购买商务经济座的乘客还可获得专用值机柜台、优先登机、免费行李额的优惠,这与美西南航空的变革类似。

  这样的变化,也与航空公司随着航线网络的拓展,面临的旅客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有关。

  如今,一家航司要想吸引更多的客户群,就需要围绕低、中、高客户的多元化需求,形成差异化的服务产品体系,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开拓更多的收入来源,已是低成本航空和全服务航空追求的共同目标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又一廉价航空停运,中外低成本航空为何命运迥异|姗言两语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5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